|
 |
|
 |
|
由全國總工會倡導并與中央文明辦、國家發改委、教育部等十部委聯合在全國職工中廣泛開展的“創爭”活動,即“創建學習型組織,爭做知識型職工”活動,是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實施人才強國戰略和科教興國戰略的必然要求,是提高職工隊伍素質、維護職工合法權益、實現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的重要途徑。三年來的實踐表明,“創爭”活動已成為培養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高素質勞動者和知識技能型、技術技能型、復合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徑。 “創爭”活動所倡導的理念體現了和諧文化的時代內涵 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審議通過的《關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指出,要堅持教育優先發展,促進教育公平。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大力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努力建設學習型社會,是“創爭”活動所倡導的理念,也充分體現了和諧文化的時代內涵。 其一,“創爭”活動倡導終身學習理念。強調要適應經濟全球化、科技高新化、信息網絡化的知識經濟特點,在構建終身學習體系、建設學習型社會的過程中努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高素質職工隊伍;其二,“創爭”活動倡導持續創新理念。立足于幫助職工更新知識結構,建立創新思維,樹立創新觀念,提高創新能力,使他們能夠成為開拓創新的先鋒;其三,“創爭”活動倡導團隊學習理念。培養團隊精神,在共同目標、共同愿景的支撐下實現團隊的共同理想,鼓勵成員共同進步,使集體的凝聚力得到空前的增長;其四,“創爭”活動倡導激發活力理念。激活每一個職工的創造活力,使創新型人才脫穎而出。 “創爭”活動所倡導的這些理念是科學文化、先進文化和創新文化的集合,體現了社會主義和諧文化的時代內涵。堅持開展“創爭”活動,正是在新形勢下推動先進文化和先進生產力的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人與社會和諧以及人與人之間和諧的重要途徑。 “創爭”活動為構建和諧社會提供有力的思想保障 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建設以人為本的和諧社會,關鍵是要把握好三個著力點:一是尊重和保障人的各項合法權利,營造公平、公正、正義的社會環境;二是提高人的綜合素質,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形成奮發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團結和睦的精神紐帶,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三是努力激活人的創造活力,形成萬眾一心共創偉業的生動局面。開展“創爭”活動的指導思想體現了建設和諧社會的根本原則,概括起來即“三個堅持”,堅持實事求是,建設符合中國國情的學習型組織;堅持以提高職工隊伍的整體素質為工作重點,提高職工的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堅持以人為本,切實維權,促進職工的全面發展。通過維護職工的學習權、受教育權、發展權等精神文化權益,推動工人階級的知識化進程,為構建和諧社會提供有力的思想保障。 深入開展“創爭”活動,尊重和維護職工的學習權與發展權,幫助職工提高自身的素質,改變職工之間存在的較大差異現狀,建立現代教育體系,在制度和行動上保證人人享有受教育、求發展的權利,這不僅關系到企業的興衰和國家的發展,還關系到職工切身利益的實現。只有不斷提高職工隊伍的整體素質,才能提高廣大職工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能力,從而實現職工的全面發展。 “創爭”活動要通過一系列工作最大限度地凝聚職工的思想和行動、最大限度地提升職工的綜合素質、最大限度地豐富職工的精神文化生活,發揮職工的首創精神,使全社會創造能量得到充分釋放、創新成果不斷涌現。 “創爭”活動為構建和諧社會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 構建和諧社會的一項重要任務就是使一切有利于社會發展和進步的創造愿望得到尊重、創造活動得到支持、創造才能得到發揮、創造成果得到肯定。“創爭”活動強調落實科學的人才觀,提出只要具有一定的知識和技能,能夠進行創造性勞動,為推進社會主義建設作出積極貢獻的,都是黨和國家需要的寶貴財富,都是人才。“創爭”活動的開展有效地推進了人才強國戰略的實施,為構建和諧社會提供了智力支持。 “創爭”活動中倡導的知識型職工標準,即具有優秀的政治思想道德素質、具有終身學習的理念、具有學習指導實踐的能力、具有持續創新的成效與業績等。深入開展“創爭”活動就要求各級工會組織不斷完善人才培養機制,尤其是高技能人才培養選拔機制,努力造就一大批與促進科學發展、構建和諧社會相適應的高素質人才;完善人才評價機制,把能力與實績作為人才評價的主要內容和標準;完善人才選拔機制,真正體現公開、平等、競爭、擇優的要求,讓優秀人才脫穎而出;完善人才流動機制,疏通人才流動渠道,優化人才資源配置;完善人才激勵和保障機制,為各類人才健康成長、發揮作用提供良好條件。 我們要創建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健康素質得到明顯提高,全社會創造活力得到顯著增強,全體人民各盡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諧相處的社會。不斷提高全體人民的綜合素質,是實現和諧社會目標的關鍵因素。“創爭”活動正是在全面提高職工隊伍素質、加速工人階級隊伍知識化進程的結合點上找到了工作的突破口,并成為職工素質建設工程的有效載體和抓手.
|
|
[打印此文][關閉窗口][返回頂部]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