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在無數次地重溫“龜兔賽跑”的教訓,同時卻又不斷重復著“龜兔賽跑”的故事。兔子的教訓在提醒人們:勝敗無常,即使你在起跑線上處處領先、占盡優勢,也同樣會有大輸特輸甚至被淘汰的可能
技工學技:別一不留神成“兔子” (李啟恩)
【事件】技術尖子敗走麥城引發思考
今年5月底,張家界工務段探傷領工區根據管內無縫線路即將開通的生產需要,為所轄三個探傷班組每個組配備了一臺GT-2數字智能新型鋼軌探傷儀。為了讓探傷工能盡快上手、熟練掌握操作技能,段教育室還特意組織全體探傷人員進行了三天的專題培訓。經過近一個月的現場實踐,7月初,領工區決定對探傷工掌握新儀器的情況進行一次實作摸底考試。考慮到這種探傷儀是大家過去從未接觸過的新設備,因此,領工區本著循序漸進的目的,通知大家只考最基本的儀器靈敏度調節。車間管理者認為,相對其它工種而言,探傷人員的文化素質普遍較高,這樣的考試應該是“小兒科”,平均考個80分是不成問題的。可他們無論如何也沒想到,就是這些被認為不成問題的人卻出了問題:考試結果顯示,25名應試者中,竟有5人不及格,就連幾乎每次探傷比武都能獲得名次、人稱小技師的青工小向,竟也敗走麥城。這樣的業務水平如何能有效地保障設備安全呢?管理者們有些著急。根據領工區管理細則,5名不及格者均被處以20元罰款。處罰決定公布后,不僅那幾個考試不及格者蒙了,而且其他員工也是議論紛紛。有人說:以往新設備投入使用后,都是過一個季度甚至半年后才考核員工,這次為何一個月不到就考試呢?還有許多員工氣惱地找到領工區說,被罰款倒也沒什么,但是像這樣復習時間倉促的考試,讓人難以接受。為了讓大家心通氣順,達到教育思想和提高認識的目的,領工區順勢展開一次“未及時適應新設備,該不該受罰”的專題討論,小技師向東在分析自己考場失利的原因時深有感觸,他說:“以前我總認為,只要掌握了現有探傷儀的操作技能,就完全可以在相當一段時間里高枕無憂、一勞永逸,沒想到設備換代這么快,一夜之間我突然就成了‘門外漢’!學習速度的滯后,為我帶來了不期而至的痛!”車間黨支部書記張鋒雄發言說,學習新型儀器一個月不算短,考試不及格的員工,需要解決的不僅僅是學習理念未轉變的問題,而且還有認識不到位、思想未及時轉變的問題。
針對這次考試中出現的現象,結合平時員工業務學習中存在的不扎實、走過場等問題,領工區采取了三項措施督促探傷工提高學習意識,加快學習速度,強化學習能力。一是幫助探傷人員延伸觸覺,拓寬視野。通過開展探傷技術專題講座、組織員工觀看電氣化鐵路、高速鐵路和動車組等最新科技VCD,引導員工了解鐵路發展趨勢,增強與時俱進的責任感和危機感。二是成立科技攻關小組,著力解決日常工作中遇到的難點重點,將各班組生產中較好的管理辦法和作業技巧進行歸納總結,推介到各班組,實現資源共享,使其盡量少走或者不走彎路。三是引導員工改進學習方法,走出吃老本、強記硬背的學習誤區,以動制變。
【筆者感言】學技跑道上論速度而非優勢
小技師學技考試受挫的教訓不得不讓筆者想起“龜兔賽跑”的故事。若論跑跳優勢,兔子不知要勝烏龜幾籌,可最終卻因驕傲、輕敵、自負等徹底敗給烏龜。可讓筆者百思不解的是,如今,人們在無數次地重溫“龜兔賽跑”的教訓,同時卻又不斷重復著“龜兔賽跑”的故事。兔子的教訓在提醒人們:勝敗無常,即使你在起跑線上處處領先、占盡優勢,也同樣會有大輸特輸甚至被淘汰的可能。具有優勢的小技師卻輸于一次平常的技術考試,這一事實說明,在技工學技的跑道上,論的是速度而非優勢,一個在學習上難提速的人,是永遠無法領先于他人的。這正應了一句許多人曾說過的話:誰具備了比對手學習更快的能力,誰就能在博弈中勝出,贏得未來市場競爭的主動權。同理,一個企業能否在市場競爭中生存、發展,在很大程度上也取決于員工的學習能力和學習速度。像上述事件中所說的實踐一個多月了卻未能掌握新設備最基本的儀器靈敏度調節,這恐怕怎么也說不過去。事實證明:在技工學技的跑道上,誰具備了較強的學習速度,誰就可能成為最后的贏者。而學習速度源于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持于不放松、不懈怠,強于厚積薄發。時下,越來越多的新裝備、新技術、新理論等在企業發展中得到廣泛應用,每一名企業員工都不妨問問自己:我的學習能力和學習速度跟上企業發展的需要了嗎?
學技“接力賽”:都是主角(顧永強)
【情景捕捉】“我們終于當主角了”
6月8日上午8時30分,山東勝利油田孤東采油廠三采中心大培訓室里擠滿了報名參加采油廠注聚泵工技術比武的員工。筆者作為注聚泵工裁判長當時正好在現場,聽到王師傅和李師傅在小聲議論。
王師傅:“你報名了嗎?”
李師傅:“想報啊,可一想高手太多,恐怕參加也沒什么希望,想打‘退堂鼓’。”
“別,這次你應該有希望,你知道嗎?”王師傅頓了頓,又壓低了聲音說:“聽說這次杜勝利等老狀元不參加了,參加的大都是新手,而且獎項比去年多,獎勵幅度也提高了……”
李師傅滿腹狐疑:“啊,不會吧?得狀元得數千元獎勵、又出國旅游,還被聘為主任技師,這么好的事誰肯放棄?”
“唉,你怎不知?這次規定:連續三年獲得采油廠技術狀元的工人技師、聘為中心主任技師的一律不得參加!這樣就把‘露臉’的機會留給我們啦。”王師傅略提高嗓門說。
李師傅略帶激動:“是嗎?這樣的話我們努把力,沒準都有希望!不過,不讓技術狀元參賽在我們企業還是第一次,原來前幾名總是那么幾個人,我們年年當配角,呵呵,這次我們也要當一回主角,說不定我倆也搞個技術狀元、技術能手當當!”王師傅越說越興奮。
不一會,王師傅說的信息在報名處得到證實。該中心6月6日專門下發了文件,規定連續三年獲得采油廠技術狀元的工人技師、聘為中心的主任技師一律不參加比武。中心決定針對員工的特長和期望量身定做職業發展規劃,為每個員工的明天負責,完善人才梯隊建設和選拔機制,做好后備人才的儲備,在學技的接力賽中,讓人人都當主角。
6月20日至22日,采油廠一年一度的工人技術比武隆重開始,先理論考試,后實際操作,在30多個工種的角逐中,“千年老三”張志勇終于奪得新科狀元,而王師傅和李師傅也分別獲得“技術能手”稱號和第六名的好成績。
【筆者評說】儲備人才就是儲備明天
近年來,在企業里比較流行一種所謂的“2080”理論,該理論認為20%的人實際創造了80%的財富,剩下來80%的人只創造財富的20%。換句話說,這20%的人承擔著80%工作量和創造成就,而其余80%的人只完成20%的工作量。7月14日的“班組天地”也報道,一些企業忽視了技工隊伍梯隊建設,普遍存在讓少數技工“包打天下”的情況,犯了對他們的“依賴癥”,使技能相對薄弱的“弱者”則失去了鍛練的機會,其職業成長遭遇了挫折,甚至造成了技能尖子與普通員工間產生無形的隔閡,客觀上造成了企業一些普通員工的不作為和對少數技能尖子的依賴。據筆者了解,這種情況在當今企業中非常普遍,一些技能大師都50多歲了仍在生產一線沖殺,離了他們,有些地方就玩不轉。難道“2080”理論就這么正確、這么必然嗎?筆者絕不這樣認為。
從上面筆者如實記錄的情景片段中可以看到,該企業從長遠發展出發,針對每個員工的特長和職業發展期望量身定做職業發展規劃,為每個員工的明天負責,建立完善人才梯隊建設和選拔機制,此做法非常具有借鑒價值和現實意義。他們適時地讓老技術狀元等退出技術比武陣地,把更多的機會留給了技術能力稍差一點的員工,讓他們產生努力一下就能爭取到的沖動,使他們看到了觸手可及的希望,從而迸發積極性,創造新業績。
現在,大部分企業對工人技師加大了培養力度,但依然有近40%的員工對學理論、練習技術不感興趣。因為他們覺得,學技術得不到職級的晉升和收益上的好處,好處總是落在少數人的頭上,用他們的話說:數來數去,技能尖子總是那幾個人,他們確實很風光,好處全讓他們得到了,輪不到咱頭上。
俗話說得好:一花獨秀不是春,萬紫千紅春滿園。長期依靠技能尖子裝點門面的現象不能再繼續下去了,筆者認為,對大多數企業來說,管理者要像上面的企業那樣,將盡快建立后備人才的儲備機制提上議事日程,建立技能大師、高級技工、普通技工培養體制和一套科學的考評體系,不斷補充新鮮血液,形成崗位靠技能,收入憑貢獻的競爭格局,使學理論、練技術不但對企業有用,而且對員工自己也有用,讓普通技工看到晉級晉職的希望,在學技接力賽中,享受當主角的愜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