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浙江省民政廳獲悉,浙江今年要全面實施“零起點”醫療救助,健全覆蓋各類困難群體的即時救助機制,將使全省近64萬名低保對象看病不再難。 據了解,浙江實施醫療救助制度始于2004年9月,起步階段對醫療救助設有一定的門檻,只有當被救助人員的醫療費用金額超過一定數額,才能向民政部門申請救助。一些日常較小數額的醫療費用,無法被列入救助范疇。 近日,省民政廳發出《關于進一步做好低保和醫療救助工作的通知》,明確今年全省全面推行對低保對象等特殊困難群眾給予 “零起點”救助,或發放相當于起補線金額的助醫卡制度。同時,在加強醫療救助與城鎮基本醫療保障制度、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和基本醫療衛生服務銜接的基礎上,各市要確定20%左右的縣(市、區)開展即時救助試點工作,試點重點內容是落實低保對象等特殊困難群體的大病醫療救助措施,健全覆蓋各類困難群體的即時救助機制。 目前,浙江全面推行的“零起點”醫療救助,主要是在城鎮基本醫療保障制度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補償后,對困難群眾自負部分實行“零起點”按比例救助,做到與城鄉醫療保險制度的無縫銜接。統計顯示,上半年,全省各地共安排醫療救助資金約2.6億元,其中財政資金2.4億元,通過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和城鎮基本醫療保障、發放助醫卡、門診住院救助等形式共救助90.39萬人次,醫療救助資金累計支出1.56億元。 據悉,目前浙江已有87%的縣(市、區)實現了“零起點”救助。其余的縣(市、區),也將在年底前調整醫療救助政策,全面實行“零起點”救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