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總等十部委聯合發出《關于開展全國“創建學習型組織,爭做知識型職工”活動的實施意見》后,公司于2004年上半年開展“創爭”活動,探索建立了“四個三”的“創爭”模型。 一、 抓好“三個切入點”,注入“創爭”活動力 (一)開展共筑誠信活動,形成濃厚誠信氛圍。我們確立誠信做人、誠信經營為“創爭”主題,召開“共筑誠信,同塑哈煙葉新形象誓師大會,發出《誠信倡議書》,干部職工在經理帶領下作誠信宣誓,共同在《誠信誓言》上簽名,并把員工的誠心諾言制成公示燈箱。 (二)建立共同愿景,增強“創爭”工作動力。我們采用大墻會議和正反方大型辯論會等形式,集中員工意志,確定哈煙葉共同愿景。主要包括:利用三年時間,在哈煙區建成“三個基地”,即:全國農業標準化烤煙生產基地,重點卷煙工業具有“三低”(低煙堿含量、低焦油、低農藥殘留)特色的優質填充調味型和優質填充型烤煙生產基地,中國北方最大的烤煙出口基地。在全省乃到全國煙葉產業中,爭創“六個一流”,即:一流團隊、一流技術指導隊伍、一流管理、一流服務、一流規范化生產水平、一流信譽。制定了工作路徑及措施,把公司共同愿景、團隊愿景和個人愿景匯集成《愿景薈萃》,在公司網站公示。 (三)開展團隊學習,營造“創爭”氛圍。我們聘請專家定期輔導培訓,通過演練“牽手”、“過電網”、“同心協力”等團隊互動游戲,啟智增慧,結合開展形勢、任務、政策等教育;選派培訓師赴海爾、興隆莊煤礦、青啤、齊魯物流等全國“創爭”先進示范企業學習考察;引導員工深度匯談,領悟學習型組織的真諦,實現在工作中學習、在學習中工作。 二、搞好“三個結合”,提升創新能力 (一)與科技創新相結合,推進科技興煙。我們制定了《哈煙區科技興煙發展戰略規劃》,依托大農業,在區試新品種、整地、擴大株行距、平衡施肥、藥物抑芽、推廣密集式烤房以及加強科技園區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取得了七項實質進展。其中半密集式烤房匹配率達56.3%,在全國領先,涌現出富錦科技園區建設等先進典型。 (二)與管理創新相結合,提升現代管理水平。公司利用微機和網站對全區近1萬戶煙農實行生產全過程的戶籍化管理,分類指導,落實“雙控”;根據工業需求,把全區劃分為優質填充調味型和優質填充型兩大類三種類型,落實區域化種植,提高用戶的滿意度和忠誠度;推廣預檢制和封閉式相結合的收購方式,帶動群體生產和質量水平的提高。 (三)與推進企業文化創新相結合,提升企業文化力。我們發動員工依據“兩個至上”價值觀,提煉、升華出以“服務煙農,服務客戶,造福職工,保護環境,奉獻社會,為做優做精做強中國煙草工業做出積極貢獻”的公司宗旨和“凝和、聚智、鼎新、共贏”的企業精神為核心,包括企業作風、服務理念、安全理念管理理念危機理念用人理念學習理念以及企業哲學等一整套具有特色的哈煙葉企業文化體系,組織學習型號企業文化知識競賽活動和演講比賽,加強宣傳貫徹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先進企業文稿化為導向凝聚眾力。 三、健全“三個機制”,提供“創爭”保障 (一)健全齊抓共管機制,完善組織領導保障。制定了《加強企業文化建設的意見》和《創建學習型組織實施方案》,成立推進領導小組,強調各級一把手是“創爭”活動的第一責任人,對本單位、本部門的“創爭”活動負主要領導責任,把“創爭”活動作為一項長期的、事關全局的戰略任務,形成了齊抓共管、上下聯動的“創爭”格局。 (二)健全全員培訓機制,提升組織學習力。制定了《關于職工教育經費管理使用的管理辦法》,2005年公司投入的教育培訓費用占工資總額的3.08%。出臺了《關于鼓勵職工自學成才的規定》,創建了網上大學,采取對考取國家組織專業基本對口的注冊師,給予一次性兩千元獎勵“雙向”激勵方式,為職工搭建各種教育培訓平臺;統一制作了“創爭”團隊日志、職工個人日志和學習筆記,定期檢查督促;本著“人盡其才,賽場相馬”的用人理念推行競聘上風,激勵員工繼續學習、崗位成才。 (三)健全考核激勵機制,確保“創爭”扎實推進。制定了《“創爭”制度》、《創建學習型組織(單位)和學習型團隊(車間、科室、班組、經營站、收購站)考核細則》、《爭做知識型職工考核細則》以及《“創爭”考評辦法》,量化考核指標,同評選表彰各類榮譽和兌現年度目標獎勵實行“雙掛鉤”,促進“創爭”扎根在基層,落實到團隊。 四、搭建“三個平臺”,打造“創爭”陣地 (一)搭建網絡平臺,提供參與“創爭”載體。建立公司網站,開設“創爭之窗”專欄,指導員工積極參與“創爭”,制作企業文化宣傳燈箱,為“創爭”宣傳造勢。 (二)搭建書報平臺,強化宣傳力度。編寫了《“創爭”指導手冊》和《員工手冊》,創辦《哈爾濱煙葉報》,發放到每名員工,強化宣傳和學習效果。 (三)搭建文體平臺,培養培養團隊精神。舉辦職工運動會、專題演講會、征文、報告會以及各種節日座談會等豐富多彩的文體娛樂活動,營造人性化的和諧的企業文化氛圍。 開展“創爭”活動兩年來,公司員工思想觀念和精神面貌發生深刻得變化;文化技術業務素質有了明顯提高;創新意識以及創新能力有了明顯提升;保齡球業文化氛圍日益濃厚;領導班子整體合力和戰斗力明顯增強;經濟效益明顯提高。2005年實現稅利總額1.46億元,同比增長46.1%,其中實現利潤7975萬無,同比增長48.1%。今年前四個月實現稅利總額10542萬元,同比增長2.04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