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我市一島十區重點工業園區的規劃建設,高技能人才短缺已成為制約我市產業升級、結構調整的"瓶頸"。 "十一五"期末我市在船舶制造、石油化工、數控技術、電子信息、機電設備維修、焊接技術、精密機械、生物制藥、環保設備維修等技術工種的需求總量將達到33萬人左右,目前已擁有的技能人才總量約為18萬人,缺口約為15萬人。我市初、中、高技能人才結構雖由"十五"期間的67:23:10優化為目前的55:33:12,但距國家、省提出的 35:40:25的目標,還有一定差距。 為加快高技能人才隊伍培養進度,滿足我市重點工業園區發展需要,促進就業與培訓的密切結合,積極搭建與經濟發展相適應的校企合作、技能人才培養交流平臺。市勞動保障局從今年初開始,歷經半年時間,通過充分醞釀、深入調研和全面籌備,于6月20日-21日在大連星海會展中心召開了大連市首屆定單培訓洽談會暨技能人才招聘會。此次洽談會由市政府主辦,市勞動保障局承辦。本屆洽談會活動主要有五項:一是我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中重點產業和項目展;二是技能人才需求預測信息發布;三是用工單位與培訓機構定單洽談會;四是技能人才招聘會;五是政策咨詢、園區講壇、維權服務等配套活動。其中,項目展主要展示市重點工業園區總體規劃項目、區市縣重點園區規劃項目、重點行業最新發展態勢介紹;技能人才需求預測信息發布內容主要為重點工業園區主要產業十大技能人才工種預測、重點項目緊缺工種技能人才需求信息、重點工業園區用工單位對技能人才數量、工種、職業資格條件等招聘信息;用工單位與培訓機構定單洽談會內容為重點工業園區用工單位、其他各類企業與技工學校、普惠制定點培訓單位開展技能人才儲備培養、校企合作定單洽談、培訓學校宣傳介紹、組織招生;技能人才招聘會主要是為園區用工單位、其他各類企業提供招聘服務,技工學校、普惠制定點培訓單位面向用工單位開展畢業生推介就業活動;另外,洽談會配套活動內容主要有:面向用工單位、培訓學校和個人提供就業政策和培訓政策宣傳;為技工學校畢業生、失業人員提供培訓就業指導服務;企業、學校代表講解目前技能人才需求和培訓情況;優秀高技能人才介紹自己的成才經驗;經濟學專家對我市經濟產業鏈、與就業的有關前沿理論實踐進行講解及面向進城務工的勞動者開展職業指導、培訓指導和法律咨詢等服務,幫助進城務工勞動者提高法律意識,維護自身權益。 洽談會采取政府組織、市場運作和政策推動相結合的方式,共有166家企業、81家培訓機構參加。參加洽談會的166家企業包括市級重點工業園區用工單位、區市縣重點工業園區用工單位,其中國有企業6家,集體企業3家,有限責任公司49家,股份有限公司16家,私營企業52家,外資企業16家,港、澳、臺商投資企業3家,中外合資企業20家,國有聯營企業1家。參加洽談會的81家培訓機構包括:技工學校27家、職業中專20家、民辦職業學校3家、普惠制培訓機構17家、高等院校2家、勞動協會1家。另外,依據"五點一線"沿海經濟帶人才資源開發區域合作框架協議精神,為實現八個城市技能人才工作一體化,阜新、朝陽、葫蘆島、營口等城市的11家技工學校也參加了洽談會。洽談會期間,共有52所學校與61家企業達成意向定單5668人,涉及數控車工、船舶焊工、船舶制圖、焊工質檢、電氣維修檢測、汽車維修、計算機信息技術、電子裝接和航空物流貨代等60個工種,合作期限均在一年以上,最長期限為五年;高技能人才招聘咨詢11400人,實現高技能人才招聘登記6108人,2萬余人到場參與各項活動。會議期間,組委會為在洽談會首日達成意向的24家企業和18家培訓機構舉行了定單培訓簽字儀式,簽定人數3141人。這種為校企合作、多方共贏搭建區域化技能人才定單培訓展洽的平臺的做法,受到企業、培訓機構的歡迎和社會各界的好評。增強勞動者就業能力和一專多能水平,實現高素質就業的目標已初見成效。 發展中的大連比任何時候都迫切需要大批高技能人才。首屆定單培訓洽談會暨技能人才招聘會的舉辦和定單培訓長效機制的不斷完成,必將進一步加快培養數量充足、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技術技能型、復合技能型和知識技能型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實現我市初、中、高技能人才結構比例由目前的55:33:12優化到35:40:25,中級以下技工達到27萬人,高級工達到15萬人,技師、高級技師達到3.5萬人的工作目標。逐步形成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的高、中、初級技能勞動者比例結構基本合理的格局,滿足實現我市經濟發展對技能人才的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