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概況 2006年度,全國共有121個城市的公共就業服務機構按季度上報了勞動力市場職業供求數據。這121個城市分布在全國各大區域,包含了全部直轄市、計劃單列市、省會城市(拉薩市除外)以及部分地級城市。這些城市共擁有市區人口1.49億,占全國地級以上城市市區人口的57.4%;擁有市區從業人員(含城鎮個體勞動者)5253萬人,約占全國地級以上城市市區從業人員的60.3%。 1、勞動力的供給大于需求。 2006年,用人單位通過公共就業服務機構設立的勞動力市場招聘各類人員1465.8萬人次,進入勞動力市場的求職人員累計1524.2萬人次,求人倍率 約為0.96,總體情況供大于求。(見表1)  2、二、三季度是單位招聘和個人求職的高峰期。 在2006年四個季度中,平均每季度用人單位需求約366萬人次,求職者約381萬人次。二、三季度的單位招聘和個人求職都處于高峰期。(見圖1) 二、主要特征 1、在產業結構分布上,以第三產業為主體的產業需求格局基本穩定。 從產業需求總量看,本年度第一、二、三產業用人單位需求所占比重依次為2.4%、32.9%和64.7%。(見圖2)
2、在行業分布上,制造業、批發和零售業、住宿和餐飲業、居民服務和其他服務業是用人單位需求的主體。 行業的用人單位需求,主要集中在制造業、批發和零售業、住宿和餐飲業、居民服務和其他服務業,其比重分別為24.9%、17.9%、11.7%和11.8%,這四個行業的用人單位需求就占了行業需求總量的66.3%;此外,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建筑業的用人需求也較大,其所占比重分別為7.0%和5.1%。(見圖3) 3、從各職業的供求狀況看,商業和服務業人員、生產運輸設備操作工等職業供需兩旺,而辦事人員和有關人員等職業供大于求。 從各類職業的需求狀況看,商業和服務業人員、生產運輸設備操作工是用人單位需求的主體,所占比重分別為37.7%和28.6%,二者合計為66.3%。 從各類職業的求職情況看,求職人數相對集中的職業也是商業和服務業人員和生產運輸設備操作工,所占比重分別為33%和26%,兩者合計約占總求職人數的59%。(見圖4) 4、在求職人員的組成上,失業人員依然是求職主體。新成長失業青年和進城務工人員的求職比重不斷上升。 失業人員在所有求職人員中所占比重最高,為54.1%。其中,就業轉失業人員占21%,新成長失業青年占20.3%,本市農村人員和外埠人員占30.2%。(見表2)
5、初、中級技術等級勞動力供需兩旺;各技術等級的勞動力均供不應求,高技能人才尤為短缺。 從用人單位對技術等級要求看,對技術等級有明確要求的約占總需求人數的53.9%,主要集中在初級工、中級工和技術員、工程師,其所占比重合計為46.6%。 從求職人員的技術等級構成來看,49.6%的求職者都具有不同等級的職業資格,主要集中在初級工、中級工和技術員、工程師,其所占比重合計為44.7%。求職人員的技術等級構成基本與用人單位對求職者技術等級的要求相匹配。 從供求狀況對比看,各技術等級均處于需求人數大于求職人數的狀況,求人倍率相對較高的是高級工程師(高級職稱)、高級技師(職業資格一級)和高級工(職業資格三級),分別為2.21、2.03和1.96。 2001-2006年度,高級工程師(高級職稱)、高級技師((職業資格一級)和技師(職業資格二級)的求人倍率呈現上升態勢,高技能人才尤為短缺。(見表3和圖5) 
<--/enpcont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