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人才被國家列為稀缺人才之一,這是因為物流管理太落后、行業發展太快,而且缺少專業人才培養體系。雖然市場對物流人才的要求不斷提高,但目前我國物流人才教育和培訓方面還存在著較大差距,無論是在學歷教育方面,還是在非學歷教育方面,都不能很好地滿足對物流人才培養的需求。目前,物流從業人員當中擁有大學學歷以上的僅占21%。許多物流部門的管理人員是半路出家,很少受過專業的培訓。 “科班出身”不好用 近年來,不少院校紛紛開設物流專業,但是,由于物流學科是一門綜合學科,它是技術與經濟相結合的邊緣學科,物流產業又是一個跨行業、跨部門的復合產業,同時它又是勞動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相結合的產業,所以發展物流產業,不僅需要高級物流管理人才,更需要大量物流操作型人才。 北京萬聯國際物流有限公司人力資源部經理王文華說,現在中國大多數物流企業的管理者都是以前從基礎崗位上做起,一步一步做到管理者的位置,他們可能缺少一些理論,卻有著豐富的工作經驗。與他們相比,物流專業畢業的大學生雖然有理論,但是缺少從事物流行業必備的經驗。物流行業涉及的環節比較繁復,必須一個環節一個環節地熟悉,才能對物流鏈條有所了解,否則很難在這個行業做下去。剛畢業的大學生往往想一上班就從事管理工作,實際上這是不可能的,必須從包裝、裝卸、簽票等最基礎環節做起,沒有一年半載的基層工作經驗,管理只能是空談。 “國際認證”最好用 物流業人才需求的變化,導致物流培訓市場也開始轉向。據清華大學繼續教育學院培訓中心陳霖介紹,前兩年,以培養基礎型人才為主的本土物流認證培訓行情火爆,如今卻是國外物流認證培訓備受青睞。目前,物流方面的本土認證主要分國家認證、行業認證與緊缺人才認證三類,這些認證雖有國家、行業權威部門的背景,但在人才市場上的認可度卻并不高。而國際物流認證雖姍姍來遲,但由于有諸多的先天優勢,反而后來居上。 他分析說,物流本身就是舶來品,國際認證項目在課程先進性上是近水樓臺先得月。而且,國際認證強調操作性,能有效提升學員的專業能力。此外,一些國際認證機構的身份是全球性或地域性物流協會,許多大型物流企業是其會員,因此證書的認可程度更高。加上國內市場中高級物流人才匱乏的背景,使得以“出產”國際化人才見長的洋認證成為培訓市場的“香餑餑”。 培訓前要清楚三件事 盡管國際認證已被公認為是成為國際化物流人才的標準,但專家提醒,參加培訓前最好弄清楚三點:一是不同的國際認證有不同的特點。目前市場上物流方面的國際認證分為歐洲認證體系和美國認證體系兩大“陣營”。歐洲認證體系更為系統,包括入門級、經理級等多個級別,考試難度逐級加大,適合從基層做起的從業人員,逐步提高自己的水平。而美國的認證體系更偏重能力考核,考試難度較大,但考生只要通過認證就能拿到證書,不必逐級報考,因此適合有一定專業基礎的中高級管理人員;二是培訓費用和門檻都相對較高;三是國際證書并非“靈丹妙藥”。物流國際認證進入中國市場的時間不長,培訓內容較為西化,培養出來的高級物流人才能否適應國內物流業的環境,還有待實踐的檢驗。 全國物流師職業資格認證 物流師國家職業標準已由國家勞動與社會保障部于2003年頒布實施。物流師分為助理物流師、物流師和高級物流師3個等級,報考物流師需大專以上學歷,并具有連續從事3年相關工作的經驗,然后參加正規培訓即可。筆試采取全國統一考試,每年兩次,具體時間安排在5月和11月。 美國注冊物流師認證 該認證向那些能夠成功完成5個模塊課程及一個創造性部分考試的專業人員頒發CTL證書(注冊物流師)。考生可以根據自身狀況申請免試,考生須在5年內完成所有考試科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