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中國產經新聞報記者楊娜報道
新勞動法界定的“第三方派遣員工”不僅成為企業短期用工的選擇,而且還進入了企業高管的“金領”崗位視線。
“短期員工是現今快節奏的商業環境下的一種靈活且專業化的資源,同時也是企業保持競爭力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中國的中高級財務人才短期派遣的市場狀況正和國外10多年前一樣,將隨著經濟的發展逐步火熱。”5月5日,科銳國際派遣業務總監趙娜對《中國產經新聞》記者表示。
隨著金融危機影響的加劇、企業融資壓力、運營成本上漲以及人民幣升值等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尋找符合法律規范、為企業節省用工成本并提供用工靈活性的“新派遣制”成為一種日益迫切的需求——甚至在一些高級管理職位上,“第三方派遣”也成為一種越來越重要的形態。
“在臨時性、輔助性、可替代的非核心崗位合理合法的規范使用第三方派遣員工,將派遣員工的招聘和人事管理外包給專業人力資源派遣公司,能夠有效盤活企業用人機制!壁w娜在接受《中國產經新聞》記者采訪時說,“解決企業周期性人員需求難題,降低人力資源成本,提高人事管理效率,幫助企業降低用工風險和減少勞動糾紛!
近日,國內領先的人力資源管理咨詢公司科銳國際發布了《新勞動法對企業用工策略和風險的影響調查》報告,報告顯示,目前已有62的被調查企業正在使用或考慮使用派遣員工,這說明大部分企業已將雇員派遣納入整體的用戶策略當中。其中科技研發行業有80的企業正在使用或考慮采用第三方派遣的服務形態,法律/財務咨詢領域企業的比例相對較低,為56。在上述調查對象中,10的企業有超過一半以上的員工都是派遣員工,足見這種用戶形式日益普遍。
趙娜對記者解釋說,對于不了解這種用工形式的候選人,我們會告知其全球及當前靈活用工的趨勢,例如在美國75的人愿意接受短期派遣,而在國內,此種用工方式也已經日益普遍。更重要的是,專業的派遣公司會根據候選人當時的職業狀態及自身特點,提供給候選人最符合他當前需求的短期機會:比如對于研發工程師,一個短期能提升技能水平的項目;對于目前在一家小型外資企業的市場人員,一個在500強外資企業市場部門任職并可能轉正的機會等,都對候選人有比較大的吸引力。
在金融危機影響波及日益深廣的情況下,一些中高端專業技術人才也未能擺脫暫時失業的命運。趙娜建議,暫時失業的中高端專業技術人才在尚未找到合適的長期職業發展平臺前,也不要輕易放棄一些不錯的“短期機會”。
趙娜對記者說,和國外相比,國內的市場確實在人才層次和成熟度上面仍有一定的差距。但是我們也看到,這種用工形式正在被越來越多的企業采用,甚至不乏高級管理崗位,很多大型企業已經將派遣員工的培訓及晉升納入到日常人力資源管理的日程中。與此同時,企業需要和專業派遣公司一起,為派遣員工營造良好的職業環境,通過入職培訓、員工關懷等方式幫助派遣員工盡快融入到企業中。
|
|
[打印此文][關閉窗口][返回頂部]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