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水、保障和發展空間,哪個因素最被求職者看重?昨日啟動的云南省2007年民營企業招聘周上,很多求職者把企業是否培訓和個人是否有發展空間放在了考慮工作的首位。 據悉,此次“招聘周”活動以民營企業為主,面向下崗失業人員、大中專院校畢業生、農民工、社會各類技能人才。至5月31日,將有3000多個崗位在云南省人力資源中心市場(昆明市人民中路33號巨龍大廈四樓)主會場虛席以待。同時設在昆明市(昆明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人力資源中心)、玉溪和個舊的分會場將會提供6000多個崗位。無論用人單位還是應聘人員,都可免費入場參會。昆明市總工會的相關負責人介紹,本次活動要求入場招聘的民營企業放寬對持有下崗證和再就業優惠證人員的年齡、文化程度要求,盡可能多地吸納“4050”困難再就業人員。 據分會場昨晚8點統計的數據,“招聘周”第一天共有188家入場單位,8100多個崗位,入場4500人次,達成意向207人,招聘成功的330多個。主會場昨天則共有127家單位提供了3000余個崗位,進場680多人,有200多人達成了就業意向。 求職青年 更重視發展前景 記者在招聘會上發現,很多求職者,尤其是應屆畢業生和30歲左右的青年求職者,都把“企業培養”和“發展空間”放到了比較重要的位置。 在昆明分會場,招聘會開始1個多小時后,云南科技信息職業學院學財會的小李才投出了3份簡歷:“專業對口的崗位還是挺多的,但是很多要求有工作經驗。我選擇的都是覺得進去后比較有發展前途,對員工的培訓比較重視的公司。”趁著休息陪丈夫一起來找工作的趙瓊鳳也表示,自己和丈夫都認為,是否能學到技能和擁有發展空間更為重要。 而對于“4050”下崗職工而言,工資水平仍是他們首要考慮的問題。 招聘企業 技術性人才太少 在主會場交流A廳,平行的兩排招聘桌前出現了“冰火兩重天”的情況。一邊是人滿為患,一邊是乏人問津。據記者觀察,人數眾多的一邊所招崗位很多都是“不限男女、不限專業、不要求經驗”的。截至11點多記者離開現場為止,不少以招技術性人才為主的單位僅收到了寥寥幾份應聘表。一位主辦方負責人告訴記者,原因在于到場應聘者多以技校、中專學生為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