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質學專業(理科基地班)培養目標與基本要求
專業名稱及代碼:地質學? 070601? 本專業覆蓋原國家教委1993年頒布的專業目錄中的地質學(070601)、構造地質學(070602)和古生物學(070603)三個專業。
專業培養目標:培養學生具有地質學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以及與地質學相關學科的基礎知識,具有較好的科學思維、素養和創新意識;具有進行地質學科學研究、教學和管理的初步能力。培養的學生能成為科研機構和高等院校中從事基礎研究和教學工作的高水平、高層次人才,并能進入碩士研究生階段學習;也能在地學及相關領域的生產部門從事技術開發和技術管理工作。
專業培養要求:本專業學生具有較好的數學、物理和化學等自然基礎科學知識,具有能聽、讀、寫、及對外交流的外語水平和一定的計算機運用能力。在牢固掌握結晶學與礦物學、巖石學、構造地質學、地史古生物學、地球化學、地球物理學等地質科學理論的基礎上,學習有關資源、工程、環境、地質災害以及與人類可持續發展等方面的知識,初步掌握與地學研究和工作有關的鑒定、測試、分析的技能和手段。本專業將在地球動力學(構造地質學)、地球表層學(地史古生物學)、地球物質科學(礦物學、巖石學、地球化學)等方向有所側重。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掌握現代地質學的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
2、掌握國土資源調查和區域地質測量的工作方法、技能以及從事這些工作的組織能力;
3、掌握巖礦鑒定、測試的基本技能和巖礦分析的一般技術和方法,具有對礦物學、巖石學、? 地球化學和礦床學等地球物質科學進行研究的初步能力;
4、掌握對古生物和微體古生物進行制樣、分析和初步鑒定的技術,并具有對地球歷史演化進行初步研究的能力;
5、掌握地質構造分析的基本理論和工作方法,初步具有將其用于解決地質災害、地質環境、地質工程和地質資源等問題的能力;
6、掌握地質數據的采集、處理、綜合研究和成果解釋等方面的一般技術和方法;
7、掌握資料查詢以及獲取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資料歸納、整理和綜合分析并加以正確表達的能力。
主干學科:地球動力學(構造地質學)、地球物質科學(礦物學、巖石學)、地球表層學(古生物地史學)。
主要課程:普通地質學(地球科學概論)、結晶學及礦物學、晶體光學及造巖石礦物、巖石學、構造地質學、古生物地史學、地球化學、地球物理學概論、資源科學概論、地理信息系統、專業英語。
主要專業實驗:自學選題課程、黃石專業實習、構造模擬、巖石薄片分析。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根據本專業的培養目標與基本要求,為了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與技能,培養學生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主要設置了以下實踐環節:地質認識實習、教學實習二次、地層學現場教學實習、畢業生產實習、畢業論文等。
學制:本科四年。
授予學位:理學學士。
相近專業:地球化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