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與水資源工程專業培養目標與基本要求
專業名稱:水文與水資源工程
專業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有扎實自然科學知識、人文科學知識以及計算機、外語、管理等方面應用能力;具有堅實的地質基礎和水資源方面的專業基礎知識;能運用先進的工程技術手段從事水資源,特別是地下水資源及工程施工中的水文地質與工程地質問題等方面的勘查、評價、開發、管理與保護的教學、基礎研究和應用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專業培養基本要求:本專業學生比較系統地掌握本專業必需的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在學習掌握數學、物理、化學、外語、計算機知識的基礎上,主要學習掌握水文地質與工程地質的基本原理、地下水滲流理論、陸地水文學的原理、統計分析方法、水資源勘查、評價及開發保護、地下防排水工程技術等基本知識和理論。受到野外測繪、調查、測試等方面基本訓練并掌握相關專業的基本技能。具有應用所學專業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科學研究、組織管理的初步能力。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掌握地質基礎理論、技能和工作方法;
2.初步掌握水資源有關的基本實驗、測試方法和分析技術;
3.具備對地下水形成、埋藏、分布和運移規律等進行研究和綜合分析的基本能力;
4.具有對水資源進行綜合評價和開發設計方面的基本能力;
5.具有對水資源進行合理開發和保護方面的知識;
6.熟悉國家有關水資源的方針、政策和法規,具有一定的管理知識和能力;
7.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能力。
主干學科:地質工程、土木工程、水利工程、環境科學與技術
主要課程:水力學、水文地質學基礎、工程地質學基礎、地下水動力學、水文地球化學、水資源系統分析、水資源開發與保護等。
主要專業實驗:水力學實驗、水動力學實驗、水質分析實驗、土質土力學實驗、潛水、承壓水模擬試驗,地下水流網模擬實驗。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課程實習(工程測量、地質認識、地質基礎教學實習、專業教學實習);課程設計(計算機語言,專業課程設計);畢業生產實習、畢業設計。
培養層次:高起專 專升本
學習年限:2-4年
授予學位:工學學士(專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