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囊卵巢綜合征(PCOS)以稀發排卵或無排卵和高雄激素血癥為特征,常伴有閉經、月經紊亂、多囊性卵巢、高胰島素血癥及匪胖。PCOS在生育期婦女發病率高達6%,至今病因尚不明確。近年研究表明胰島素抵抗及高胰島素血癥是PCOS發病環節之一,由此引入了胰島素增敏劑二甲雙胍治療PCOS,但研究結果不盡相同。本研究旨在探討PCOS的病因及臨床治療。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2001年4月至2003年12月在湖南省人民醫院婦科內分泌婦科門診就診的22例PCOS患者,平均年齡24.90±3.82歲,其中已婚15例(占68.18%)。22例患者具備以下特征中兩項:稀發排卵或無排卵(不育、閉經、月經稀發或月經不調);高雄激素血癥的生化指標(血睪酮水平≥76ng/dl)及(或)痤瘡、多毛等臨床表現;多囊性卵巢(>12個直徑2~9mm的卵泡和(或)卵巢體積>10ml)。除外其他原因,如腎上腺皮質增生、分泌雄激素的腫瘤,高泌乳素血癥、柯興綜合征等。臨床表現為月經失調12例(占54.54%), 痤瘡、多毛10例(占45.45%),肥胖[體重指數BMI≥25kg/m2]10例(占45.45%),不育12例(占已婚的80.00%),血睪酮增高者14例(占63.63%),LH/FSH增高10例(占45.45%),血胰島素增高者11例(占50.00%),卵巢多囊改變或增大者13例(占59.09%)。所有患者近3個月無妊娠、分娩、流產、手術史,無使用激素、阿司匹林、肝素史。
1.2 方法
1.2.1 觀察方法及指標 22例患者根據空腹12小時測體重及身高,腰臀圍比值(WHR),計算出體重指數(BMI)=體重(kg)/身高(m2),根據WHO公布的標準BMI≥25kg/m2為肥胖,分為正常體重組(12例)和肥胖組(10例)。測定每例患者的Ins、In-Ab(放射免疫法,山東3V公司試劑)。記錄觀察通過減重和使用鹽酸二甲雙胍腸溶片(貴州圣濟堂制藥有限公司)及枸櫞酸氯米芬膠囊(上海衡山藥業有限公司)治療前后的基礎體溫(BBT)、月經情況、B超監測卵巢情況。有月經者于月經第3~7天、閉經者于任一時期采集血標本測FSH、LH、T值(化學發光法,德國拜耳公司試劑)。
1.2.2 治療及用藥方法 肥胖組建議通過飲食控制和體育鍛煉減重的同時,給予鹽酸二甲雙胍腸溶片(500mg 3次/日 3~6個月)治療,正常體重者給予鹽酸二甲雙胍腸溶片(500mg 3次/日 3~6個月)治療,兩組患者觀察兩個月后無排卵者加用枸櫞酸氯米芬膠囊(50~100mg 1次/日5日 1~3個月)。
1.3 統計學處理 計數資料組間資料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用 x±s表示,治療前后資料用配對t檢驗。
2 結果
2.1 兩組22例PCOS患者測定的BMI、T、LH/FSH、Ins見表1。In-Ab均為陰性。正常體重組和肥胖組兩組的腰臀圍比(WHR)、黃體生成素/促卵泡刺激素(LH/FSH)有顯著差異(P<0.05),兩組的睪酮(T)、胰島素(Ins)無顯著差異(P>0.0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