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工程專業培養目標與基本要求
專業名稱:環境工程
專業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為指導,遵紀守法,為社會主義建設服務,與生產勞動相結合,德、智、體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培養環境工程領域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畢業生應掌握環境保護與污染防治、環境管理、環境監測等領域的基本理論與專門知識,基礎扎實、知識面寬、能力強、素質高、 有創新意識,適應21世紀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可以從事環境工程、環境地質的規劃設計、科學研究、產品開發、管理和教學等工作。
專業培養要求:本專業要求學生比較系統地掌握本專業必需的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在學習掌握數學、物理、化學、外語、計算機知識的基礎上,主要學習掌握地質學基礎、水文地質學基礎、無機化學及分析化學、物理化學及膠體化學、有機化學、工程測量、畫法幾何與工程制圖、環境工程微生物學、環境科學概論、水污染控制工程、水力學等學科的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從事環境監測、工程設計方面的基本訓練、掌握本專業必要的基本技能、方法和相關知識,具有從事環境工程、環境地質等方面實際工作和研究工作的能力。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掌握環境學概論、環境工程學、水污染控制工程、固體廢物處理與處置和環境監測等基礎理論、基本知識、技能和工作方法;
2、掌握地質學基礎、水文地質學基礎、地質災害預測與防治、環境地質與工程等的基礎理論、基本知識、技能和方法;
3、具備從事環境工程、水文地質、環境地質調查、評價、監測的實際工作能力;
4、具備從事水污染控制、固體廢物處理與處置與地質災害預測與防治的設計、施工能力。
主干學科:環境工程。
主要課程:水力學、地質學基礎與第四紀地質、水文地質學基礎、無機化學與分析化學、有機化學、環境微工程生物學、畫法幾何與工程制圖、工程測量、水污染控制工程、地質災害防治與預測、固體廢物處理與處置工程、環境監測等。
主要專業實驗:水力學實驗、水動力學實驗、水質分析實驗、土質土力學實驗、水處理實驗、環境監測實驗。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工程測量教學實習、地質認識實習、地質教學實習、專業教學實習、畢業實習、各類專業課程設計及畢業設計。
培養層次:高起專 專升本
學習年限:2-4年
授予學位:工學學士(專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