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腹腔鏡膽囊切除術(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技術的進一步成熟,其在膽囊良性疾患中的應用已越來越受到醫生和病人的歡迎[1]然而,預防和治療LC并發癥仍是不可忽視的問題。我院從2000年1月至2005年6月行LC 529例,其中中轉開腹24例(4.54%),報道如下。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 本組24例,男9例,女15例,平均年齡47.6(22~73歲)。全組患者術前均經腹部B超明確為LC適應癥,并經術后病理證實為慢性膽囊炎、膽囊結石16例,慢性膽囊炎急性發作、膽囊結石6例,有上腹部手術史者1例,下腹部手術史者1例。
1.2 手術方法 采用氣管插管加靜脈復合麻醉,常規4孔操作法穿刺,CO2建立氣腹,壓力維持在1.6~1.9kPa之間,先分離黏連,然后解剖Calot三角,游離出膽囊管和膽囊動脈予以夾閉切斷,最后切除膽囊。整個過程除切斷膽囊動脈和膽囊管時使用剪刀、解剖Calot三角時彎鉗和電凝鉤交替使用外,其余分離操作均使用電凝鉤。
2 結果
24例患者中,發生膽道損傷1例,因膽囊管變異開口于右肝管,將右肝管誤認為膽囊管而夾閉,經開腹手術探查,拆除鈦夾,重新關閉膽囊管而治愈。發生膽漏3例,1例因電凝過于靠近膽總管所致,經開腹置T管引流后治愈;1例為右肝管開口在膽囊管入肝總管上方0.3cm處,解剖Calot三角時損傷右肝管側壁所致,經開腹置Y管引流后治愈;1例為膽囊床迷走膽管滲漏,經開腹修補并置管引流后治愈。14例因膽囊與周圍黏連緊密,Calot三角解剖困難而中轉開腹,6例因分離過程中膽囊與周圍黏連緊密,出血較多,視野不清而中轉開腹,其中2例為解剖Calot三角時切斷膽囊動脈,出血洶涌,至開腹完成手術共出血約250ml,未予輸血。中轉開腹率為4.54%(24/529),術后均痊愈出院。無切口感染,全部病例隨訪1年無膽道狹窄等并發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