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一、應用防蟲網 防蟲網是一種新型覆蓋材料,用于果樹、蔬菜覆蓋栽培,具有以下作用: 1.有效防治害蟲侵入及傳播病毒引起的病害。 2.緩沖暴雨、冰雹對作物的撞擊,減少機械損傷,從而降低病害的發病幾率。 3.調解棚內氣溫、地溫(如在高溫季節覆蓋,網內氣溫可比露地降低3℃--5℃, 地溫可降低2℃--4℃),創造適宜作物生長的溫度條件,作物長勢好、抗性強,可 減少病害的發生。 4.使作物生長期內少施或不施化學農藥,是發展無公害蔬菜生產的一條重要措 施,同時可降低害蟲抗藥性。 二、間作套種 “作物巧間套,防病去蟲不用藥”。各種作物都有分泌特殊物質的特性,這些特 殊物質對某些病蟲具有一定的防治和驅避作用。因此,掌握各類作物分泌物的特性, 進行合理搭配、間套,利用其互補作用就能達到防病驅蟲的目的。例如,番茄和韭 菜混種,對番茄根腐病可“無病防病,有病治病”;大白菜與韭菜間作,能防治白菜 根腐病;大蒜與馬鈴薯間作,可抑制馬鈴薯晚疫病;大蒜與油菜間作能防治蚜蟲; 豌豆地里套種洋蔥,洋蔥的分泌物可防治豌豆的黑粉病;蘿卜與草決明混種,在提 高土壤肥力的同時,可防治蘿卜根結線蟲病;菠菜與萵苣間作可減輕病蟲害;蔥與 胡蘿卜相鄰栽培,它們各自散發出的氣味可以相互驅逐害蟲,互利共生;卷心菜與 萵苣間作,可避免萊粉蝶在菜心上產卵;甘藍與番茄或萵苣間作,可使多種甘藍害 蟲避而遠之;蔥蒜類同蔬菜等作物間作、混作或輪作,均能有效地阻止病原菌的繁 殖及降低土壤中已有病原菌的密度,達到土壤消毒、防治多種蔬菜病害的目的。 三、同穴栽培 其防病去蟲的原理與間作、套種相同,但栽培方式不同。例如,茄子與茼蒿同 穴栽培,可抑制茄子枯萎病。方法是:將茄子定植后,在茄苗旁邊播種4粒--8粒 茼蒿,待茼蒿長至20厘米--25厘米時收割,留茄苗繼續生長;西瓜與茼蒿同穴種, 可抑制西瓜重茬病(枯萎病)。方法是:種西瓜時,把4粒--8粒茼蒿種和西瓜種播 在同一穴內,茼蒿長至20厘米--30厘米時收割,留西瓜苗繼續生長。茼蒿要適時 收割,以免與茄子、西瓜爭光、爭水、爭肥,影響其生長發育。 四、合理輪作 合理輪作既可調節地力,又能減少作物病蟲害的發生,特別是對寡食性害蟲和 單食性害蟲以及寄主范圍較小的病原生物所引起的病害的防治效果更顯著。輪作方 式沒有統一模式,應根據各地具體情況確定。糧食作物之間、蔬菜作物之間、蔬菜 與糧食作物之間都可進行有效輪作。 五、換土改造 一些較為固定、品種選擇余地小而且投資大、效益高的蔬菜保護地栽培,如日 光溫室,隨著栽培年頭的增加,土壤鹽漬化程度、土傳病害日趨嚴重,從而影響棚 室蔬菜的品質和產量。對此,可采取老土換新土的辦法來解決,方法是鏟除耕層表 土,換上山皮土或無毒肥沃的田土。 六、嫁接 目前,嫁接防病技術主要用于瓜類蔬菜生產。土傳病害是瓜類蔬菜生產中的主 要問題,特別是瓜類枯萎病,連茬種植后,一般發病率為20%--30%,嚴重地塊可 達70%--80%,甚至絕產,其中以西瓜、黃瓜受害最重。采用嫁接技術,可有效防 治枯萎病。嫁接是以西瓜和黃瓜等作接穗,以南瓜、瓠瓜、冬瓜等為砧木,利用砧 木高抗或免疫的特點,達到防病的目的。同時,由于砧木的根系發達,吸肥能力強, 耐寒性好,可節約用肥和顯著增產。 |
|
[打印此文][關閉窗口][返回頂部]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