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1.改善棉田灌溉系統 棉田必須做到三溝配套,確保灌排暢通。旱即澆水,特別是要飽澆花鈴水,有條件的可多次輕澆,保持地面有墑。 2.選用適宜品種 選擇抗病、抗蟲、后期生長勢強、秋桃潛力大的品種。 3.搭好豐產架子 開花前要有足夠的營養體,并在蕾期結合整枝及時去除下部1~2果枝花蕾,使開花后能有一個較好的營養供應體。 4.增施有機肥和鉀肥 土壤有機質與鉀素含量多,可促進棉株體內新陳代謝,增強棉株抗逆性。花鈴期缺肥是早衰的重要原因。一般可在初花、盛花期兩次施用氮肥,兼施磷、鉀肥,并適當增加鉀肥用量,結合澆水效果更好。根據需要,補施蓋頂肥。總施肥量,一般每667平方米純氮不少于19千克,磷 (以五氧化二磷計)不少于6.5千克,鉀(氧化鉀計)不少于20千克。底肥很關鍵,一般底肥用量占總施肥量的30%左右。 5.根外噴施氮肥 及時噴施氮肥,可用1%~2%的尿素液、0.3%的磷酸二氫鉀液,間隔7~10天噴1次。 6.氣候調節 如果遇到持續的高溫干旱,要及時澆水,且水在地面上要流經一段距離,使水溫上升后,再進入棉田,以水調肥。 7.防治病蟲害 及時防治病蟲害,是減輕早衰發生的一個重要途徑。近年來,枯、黃萎病發生嚴重,是引發早衰的一個重要因素,因此,必須采取必要的預防措施。 在苗期用治枯、黃萎病的藥液進行床土噴灑,移栽前再噴1次;6~7片真葉時,可用藥液灌根,并噴灑2000倍特多收高效液肥進行預防和促長;在枯、黃萎病發病初期可用以下藥劑全株噴霧或灌根2~3次,灌根效果較好。每株用藥液200毫升左右。藥劑名稱、灌根濃度如下:50%枯萎靈800倍液,50%枯萎絕600倍液,25%施百克1500倍液,1.5%植病靈800倍液,甲基立枯靈800倍液。 8.輪作倒茬 及時輪作倒茬,可以明顯減輕或避免早衰的發生。特別是水旱輪作,效果明顯。沒條件的可采用與禾本科作物輪作,要避免與蔬菜輪作,尤其不要與葫蘆科作物輪作,避免病菌的積累。同時要特別注意加大有機肥的施入量,減少早衰現象發生 |
|
[打印此文][關閉窗口][返回頂部]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