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邏輯研究》第一卷的副標題是“純粹邏輯導論”,其宗旨是引入純粹邏輯的科學,反對心理主義和相對主義。在心理主義看來,邏輯規律事實上就是經驗的心理活動的規律。因此邏輯法則也應該由對心理學的經驗科學研究來考察。胡塞爾認為,這種觀念混淆了自然規律和邏輯規律。它沒有把判斷活動和判斷內容區別開來。不可否認,判斷的心理活動是受心理規律支配的,但判斷的內容卻并非如此,它不是意識的實在的組成部分。 例如,心理學家把矛盾法則的有效性解釋為事實上人們不可能矛盾地思考。但是在胡塞爾看來,恰恰相反,我們可以否定矛盾法則,卻不能否定心理規律。在經濟學上,這就好像,你可以違背經濟規律(只要你愿意這樣做),但是無論如何也不能擺脫自然規律。從這個意義上說,經驗無法為邏輯規律提供根據。 如果相反,邏輯規律依賴于人類的心理構成,那么,它的絕對有效性就會成問題。因為,我們永遠無法保證這種心理構成不會發生變化。而這將導致相對主義。(羅素說,一只雞將“主人出現”和“有東西吃”兩件事聯系起來,因為主人每天都會喂它,但這只雞的推論,在主人宰殺它的那天徹底被打破了。) 胡塞爾認為,純粹邏輯理論是一門理念科學。不管在現實世界中發生了什么,它們都保持著絕對的有效性。“真理本身”,正像邏輯規律一樣,“不是懸浮在空中的某件事物,而毋寧說它是一種觀念的、非時間性領域之中的有效性的統一體。” 于是我們看到,現象學心理學不是發生心理學,即涉及到對思維的自然規律進行研究的心理學,而是一種描述心理學,它僅僅純粹地描述我們的意識領域發生了什么,以便從中抽象出本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