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5月29日~31日,中國電影集團公司、中國電影科學技術研究所、安恒立國際有限公司于北京聯合舉辦了現代多廳影院應用新技術講座及培訓班。新技術講座分為數字電影及標準、星級影院評定標準/現狀及有關問題、影院建設工藝及建聲、影院電聲設備的發展、電影銀幕技術的發展與應用、數字電影應用中的問題等6個部分。杜比實驗室國際技術服務(北京)有限公司總監伍玉蓉女士,以“影院發展中的技術問題及解決方案”為題進行了演講。 在單聲道到多聲道的轉變過程中,由于膠片空間有限,雙聲道立體聲不適合影院等問題,杜比實驗室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開發了降噪(A型與SR型)和矩陣編碼技術為影院開啟了多聲道時代。在九十年代初期,杜比數字技術的出現確立了影院5.1聲音布局,進一步提高了影院聲音的動態范圍。在技術發展的同時,全球影院檢測標準也逐步確立,一些杜比實驗室測試標準被采納為全球標準,包括響度及ISO 2969曲線等。 在近期影院聲音方面主要有兩項值得關注的技術進步,一是用紅光源無銀聲跡取代白光留銀聲跡,技術發展的原因是出于對環境保護的考慮,留銀聲跡不但浪費大量的水,在處理工藝中必須用到一些污染環境的化學原料,而且這種二次顯影工藝是造成拷貝不合格的主要因素,因此必須進行改進。杜比實驗室開發的紅光讀出頭徹底改變了這一工藝過程。第二是廣告片和預告片響度標準的確定。由于制片人希望自己的廣告和預告片能夠引起人們的注意,廣告片和預告片的響度逐年增大。為了改變這一現狀,美國和歐洲廣告協會提出需要建立廣告片和預告片響度標準。為此,杜比實驗室開發了測量響度的工具和方法供行業使用,在此基礎上,相關預告片和廣告片響度的區域及世界標準已經出臺,電影預告片為85dBLeq(m), 廣告片為82dBLeq(m)。 聲音技術的進步需要相應的設備來支持,在杜比實驗室40年的發展歷程中,先后開發了一系列影院處理器,如CP55, CP65, CP650等供影院使用,全球大多數影院都能夠找到他們的身影。目前最流行的設備為CP650系列和杜比DMA8 plus。CP650兼容以前所有的聲音格式,DMA8 Plus則為老影院向數字影院過渡提供了便利。杜比實驗室還提供眾多的測試片和測試設備,除了A環和B環的測試片外,最近推出的便攜式杜比AT5分析儀可以測量響度、頻響、方位角、混響時間和噪聲曲線等,是影院工程師的好幫手。 長期以來,電影業就具有全球統一的標準,一部影片可以在全球任何影院放映,數字影院同樣需要兼容的系統,需要統一的標準。2005年7月發布的DCI 規格給行業標準的建立奠定了基礎,目前SMPTE已經發布了超過50%的關于數字影院的標準,DCI委托Fraunhofer Institute 制定的測試流程已經出臺,由于還沒有建立測試中心,世界上目前還不存在所謂的DCI兼容產品。在此情況在,影院向數字影院發展的過程中需要慎重選擇合作伙伴,以便在新一輪的技術發展中立于不敗之地。 數字影院標準中最主要的標準之一就是使用JPEG2000壓縮技術,通過對比,伍玉蓉指出MPEG方式的壓縮缺陷、以及JPEG2000壓縮的優點:JPEG2000壓縮的機理更接近于人眼的感覺,壓縮比過大會使畫面變得模糊,而不像MPEG方式那樣會出現馬賽克。JPEG2000可以獨幀編碼,讓電影工作者采用熟悉的電影工藝進行畫面編剪,便于制作其他版本或譯制片。JPEG2000的4K圖像可以用2K播放器播放,也就是說一部電影可以通用于2K和4K影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