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新技術對建筑圍護結構進行高水平的保溫隔熱,是建筑節能的主要措施,外墻外保溫系統所具備的保溫隔熱功能是建筑節能的關鍵技術,這種技術可以有效解決我國冬夏兩季室內外溫差而造成的能源損失問題,它代表了我國節能保溫技術的發展方向。外墻外保溫系統集保溫、防水及裝飾功能為一體,適用于新建工業與民用建筑,也適用于舊樓的節能改造。 據專家介紹,與其他建筑節能技術相比較,外墻外保溫不會產生“熱橋”、“冷橋”現象,具有良好的建筑節能效果。冬天,當室內的熱量經過墻體保溫材料時會被隔絕保存下來,而當室內溫度降下來墻體內的熱量又會釋放出來,調節室內的溫度。在夏天外墻外保溫同樣會阻止太陽的輻射和外部熱量傳入室內,從而使建筑物室內環境“冬暖夏涼”,住宅的室內環境和物理性能得到明顯的改善。同時,外墻體外保溫還可起到保護主體結構的作用。外保溫材料置于主體結構外側,減少了外界溫度、濕度、各種射線對主體結構的影響。在夏季高溫和冬季低溫的反復作用下,建筑主體往往會因熱脹冷縮而引起裂縫,縮短使用壽命,外墻外保溫系統卻可以最大限度地減少這種不良影響。 外墻外保溫技術在改造舊房立面的施工中也顯示了非常方便快捷的優勢。外保溫可以進行集中改造,不必在室內施工,不影響室內居民的正常工作與生活,另外,外墻外保溫技術中,保溫材料置于主體結構的外側,從而節約了室內空間,有效地增大了使用面積。 研發新品,勢在必行 國內現有的大量保溫節能材料已達不到國家規定60%以上節能效果的要求,有些即使可以達到要求,但又存在施工復雜、綜合成本高的不利因素。目前,我國各大企業加快、加大了對節能保溫新材料與技術的研發,外墻保溫技術發展很快。外墻保溫技術的發展與節能材料的革新是密不可分的,建筑節能必須以發展新型節能材料為前提,必須有足夠的保溫絕熱材料做基礎。節能材料的發展又必須與外墻保溫技術相結合,才能真正發揮其作用。正是由于節能材料的不斷革新,外墻保溫技術的優越性才日益受到人們重視。業內專家分析認為,中國要發展新型建筑隔熱保溫技術及材料,各種泡沫塑料將成為主體。在大力推廣外墻保溫技術的同時,要加強新型節能材料的開發和利用,從而真正地實現建筑節能。 外保溫是目前大力推廣的一種建筑保溫節能技術。外保溫與內保溫相比,技術合理,有其明顯的優越性,使用同樣規格、同樣尺寸和性能的保溫材料,外保溫比內保溫的效果好。外保溫技術不僅適用于新建的結構工程,也適用于舊樓改造,適用于范圍廣,技術含量高;外保溫系統包在主體結構的外側,能夠保護主體結構,延長建筑物的壽命;有效減少了建筑結構的熱橋,增加建筑的有效空間;同時消除了冷凝,提高了居住的舒適度。 七大優勢,市場追捧 相對于外墻內保溫等其他保溫措施,外墻外保溫具有以下七大優勢,獲得市場的肯定: 1、保護主體結構,延長建筑物壽命 對大多數消費者而言,買房基本上是一次性投入,建筑裝修也數十年才一次。如果建筑物質量受損,大修一次,花費若干,就會很不合算!采用外保溫技術,由于保溫層置于建筑物圍護結構外側,緩沖了因溫度變化導致結構變形產生的應力,避免了雨、雪、凍、融、干、濕循環造成的結構破壞,減少了空氣中有害氣體和紫外線對圍護結構的侵蝕。事實證明,只要墻體和屋面保溫隔熱材料選材適當,厚度合理,外保溫可以有效防止和減少墻體和屋面的溫度變形,有效地消除常見的斜裂縫或八字裂縫。因此外保溫有效地提高了主體結構的使用壽命,減少長期維修費用。 2、基本消除“熱橋”的影響 “熱橋”指的是在內外墻交界處、構造柱、框架梁、門窗洞等部位,形成的散熱的主要渠道。對內保溫而言,“熱橋”是難以避免的,而外保溫既可以防止“熱橋”部位產生結露,又可以消除“熱橋”造成的熱損失。熱損失減少了,每個采暖季的支出自然就降了下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