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5年的市場表現中,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聚乙二醇化alfa-2a干擾素+利巴韋林、利托那韋+洛匹那韋等復方制劑分別在各自的治療領域里大放異彩,成為醫生重點選擇的藥品。從目前諸多醫院用藥的情況來看,采用復方制劑已成為在抗病毒感染領域逐漸被廣泛應用的1種用藥手法。在新藥研發日漸捉襟見肘而釋藥技術卻蓬勃發展的今天,復方制劑的研究與應用已成為醫藥產業發展的一大趨勢。 醫藥產業進入劑型創新時代 復方制劑在近幾年的市場表現可謂風光無限。2005年10月那場牽動人心的官司,正是哌拉西林鈉舒巴坦鈉這個復方制劑極為誘人的市場前景,引發十多家企業為爭奪其知識產權而展開的一場智慧較量,至今花落誰家依然沒有給出一個清晰的答復。但從這個產品2005年的表現來看,可稱為一個優勢潛力品種。 由葛蘭素史克于1981年開發成功的——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的復方制劑堪稱經典。本品在1984年8月6日獲得FDA批準后,目前席卷整個治療呼吸系統、泌尿生殖系統和手術后感染領域,一躍成為抗感染領域里的一個耀眼明星。20多年過去了,其依然是國內外醫院系統用藥的一個暢銷藥品。據相關數據顯示,2003年,本品在我國大城市樣本醫院用藥金額排名前30位,用藥金額達9100多萬元,2004年仍列為暢銷藥品,其中其進口品占據一半左右的份額。 在2005年市場表現中較為突出的復方制劑還有聚乙二醇化alfa-2a干擾素+利巴韋林、利托那韋+洛匹那韋、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西司他丁+亞胺培南、阿巴卡韋+拉米夫定+齊多夫定等,分別在各自的治療領域里大放異彩,成為醫生重點選擇的藥品。同時,近年來在國內市場上出現的鹽酸羥考酮控釋片也值得關注。本品于1995年在美國上市,是羥考酮的新劑型,由于起效迅速、持久高效,被廣泛用于治療癌痛、骨關節類疾病的疼痛、帶狀皰疹后神經痛等,是全球麻醉藥品消耗量增長較快的品種。目前該品種在國內市場尚處于成長期,其市場潛力不可忽視。另外,在抗抑郁領域、哮喘以及感冒等領域,復方制劑產品也呈現出合圍之勢。 據了解,這幾年復方制劑的市場表現尤為突出的一般都集中在抗感染領域。其中,這與釋藥技術的蓬勃發展關聯緊密。據了解,目前主要的藥物釋放技術包括緩控釋制劑等。近年來高分子材料的發展促進了緩控釋制劑的制備技術和新品種的開發,口服緩控釋制劑有十幾種不同類型的緩釋劑型,如骨架型、凝膠型、緩釋小丸膠囊、包衣型、多層緩釋、胃滯留片等。這無疑為復方制劑產品進一步走向一線用藥提供了一個極為方便的途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