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織或針織時,彈性紗總是在一定的張力下織入織品中,在染色前進行預處理是彈性纖維混紡織物后整理的重要一步。回縮前熱定形可避免染色時的繩狀色條痕和皺折,確保良好的尺寸穩定性。回縮采用汽蒸(拉幅機前面的蒸汽桌或蒸汽箱) 或在緩流機上預洗滌來實現。由溫度、超喂、幅寬控制的平幅熱定型對織物最終的克重和幅寬等所期望的拉伸水準至關重要。如染色前適當地熱定型,那么染色時圓筒形針織坯布則不易卷邊。在180-190℃下熱定形30-45秒。較高的溫度引起彈性纖維變黃和彈性下降。通常,回縮和熱定形是在濕處理洗滌和染色前的第一道工序。這是較經濟的工藝,但需要承擔如下風險::熱定形時,潤滑劑的雜質和降解物被烘焙于織物內,即使有效的洗滌也無法除去這些斑疵;熱定形時,可產生大量的、有惡臭的煙霧,引起環境污染和拉幅縮合物的染斑。若出現上述問題,則熱定形前進行洗滌(例如,緩流噴射)是一個良策。然而洗滌還會引起織物的適當回縮,這樣熱定形前無需進一步蒸汽回縮。染色后定形會引起顏色變化,包括變黃和/或由于染料熱泳移而濕牢度降低。在合適的條件下,非常嚴格的預定形條件才允許后定形。 纖維素與彈性纖維混紡織物的彈性坯布的染色瓶頸主要來自染色機運轉性能的限制。彈性高和卷邊難以使用均勻活性染料:彈性纖維含量愈高,風險也愈大。在纖維素纖維固色前仔細選擇確保易泳移的活性染料是獲得良好效果的唯一方法。如果用于再生纖維素纖維,那么易泳移就顯得尤為重要。堿性增加前,CIBACRON? LS 和CIBACRON? H染料允許泳移溫度為90℃。在此溫度,染料分子很易活動,且織物在染色機上移動很平穩。與其它活性染料相比,使用CIBACRON LS染料大幅減少了用鹽量;因為他們對浴比變化的敏感性低,所以他們是染纖維素與彈性纖維混紡織物的理想選擇。為了最適的重現性,尤其對再生纖維素纖維,添加一種弱氧化劑Ciba? LYOPRINT? RG是可取的,防止來自纖維的還原產品在高溫下破壞染料。我們只推薦用染料染色且隨后分批添加鹽的工藝。再生纖維素纖維只需要大約平常染棉推薦鹽量的70%。 當染浴加熱到80-90℃時,染坊正常處理水的pH值易成堿性。只有高的pH值才能引入染色固色。把0.3克/升磷酸鈉加入緩沖染浴并保持染色加工泳移時pH值中性就可以了。為了平穩固色,我們只推薦純堿而不是燒堿。冷卻到80℃因CIBACRON H染料、冷卻到70℃因CIBACRON LS染料增加了堿性。用計量設備把溶解的純堿以約70%的幅度或分批添加。 彈性混紡織物的預處理、染色和整理需要染色技師的充分關注。諸如回縮、熱定形和洗滌等干濕預處理取決于織物結構及其對機械應力的敏感性。這種敏感性也決定著染色設備的選擇,合適的機器對高彈性的保持、良好的勻染性和重現性非常關鍵。染料和助劑的選擇不僅要適合主要纖維的牢度要求,而且清除組分彈性纖維染漬的程度和方法影響最終牢度特性。了解所有的參數,正確的產品選擇和仔細的工藝調整將有助于彈性紡織品獲得最佳性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