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1、織機工藝的調節 應優先考慮緯紗飛行條件,如加大開口量,綜框高度要盡量保證上層經紗與異型筘上緣相切。邊紗應穿在1、2片綜框里面,并且梭口要與地組織梭口相配合(即上下層經紗在梭口滿開時處于同一平面),因為緯紗進入和飛出時,都是使用邊紗梭口。該措施可防治緯縮、壞邊與雙緯疵點。 2、原紗質量的控制 緯紗質量,特別是其條干與牽伸倍數需嚴格把關,避免出現緯縮疵點。當織造幅寬為1650mm且牽伸倍數在3.5倍以下時,牽伸力很容易滿足,大于3.5倍時,易出緯縮疵點。 3、緯紗狀態的調節 在保證儲緯器儲紗硬度合適的前提下,要讓緯紗退繞張力盡量小,并觀察織物上廢邊長度是否相同。使用緯紗制動,減小引緯張力峰值。兩主噴嘴距離要使緯紗到達時間最早。這樣可防治雙緯與緯縮疵點。 4、拉伸噴嘴的選擇 采用直拉式噴嘴,在異型筘前面加擋塊,或者再在擋塊上面加一薄鐵皮卡在筘齒里面,可加大拉伸效果。也可使用垂直噴射式或抽吸式拉伸噴嘴,經比較抽吸式效果較好,品種適應性強,且壞邊疵點少。盡量減少靜止氣流,降低對緯紗的損害,可使用夾紗器防止主噴嘴緯紗回縮壞邊。 5、輔助噴嘴的設置 輔助噴嘴的排列要盡量使用同一間距,防止湍流的產生。噴嘴的噴射區間和壓力要合適,觀察飛行曲線,應盡量為一條直線,而到達時間要穩定。該措施可以防治雙緯、壞邊與緯縮疵點。 6、探緯器距離的調節 探緯器距離要合適,第一探緯器要離邊紗一定距離(一般10mm),以防止損傷和誤把經紗當成緯紗。在不出現百腳的情況下,把第二探緯器靈敏度或水平值調低,兩探緯器距離可適當放長,可到160mm,減少有誤探測。該措施對防治開車痕有利。 7、開車痕的防治 開車痕疵點的防治是一個復雜的過程,可調節后梁高度、深度,開口時間、開口大小及綜框高度;還可使用織口控制,經軸倒轉或正轉、空打緯等功能。由于停機時間、停機時綜框位置具有不確定性,使得該調節過程變得困難,且效果不好。在實踐中,使用變頻器無級凋節第一打緯力加投一緯啟動的方法,可很好解決開車痕問題。另外,提高擋車工的操作水平,保持設備清潔和工作狀況良好,使設備效率在96%以上,可很好地滿足質量要求。 用噴氣織機織造彈力牛仔布時受各種因素的影響,容易出現緯向疵點而造成停臺,從而降低織機效率并影響織物的質量。針對織造過程中出現的4種主要緯向疵點,通過實踐從原料品質、織機狀態和工藝設計等方面提出了合理的防治措施,這對優化織造工藝、提高織機效率和產品質量均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
|
[打印此文][關閉窗口][返回頂部] |
|
|
 |
|